不锈钢换热器管预防振动疲劳就这么做!

08/29/2025 02:50:29

不锈钢换热器管在工业应用中易受到振动疲劳影响,这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甚至失效。那要怎么预防?

先说说振动疲劳的原因:外部振动源‌和‌流体流动激振。

外部振动源包括往复机械脉动引起的振动,以及支撑件或连接管传递的振动。流体流动激振则更为复杂,通常管侧流动引起的振动幅度较小,危害也较小,而壳侧介质在正常流速下会产生较大的振动,对换热器造成严重危害。具体表现为传热管件支承跨度中间位置处的管间相互碰撞,紧靠折流板缺口处的磨损,以及折流板管孔边缘对传热管的锯切碰撞,这些都会导致管子原有细小裂纹或缺陷因振动逐渐扩展,最终造成破坏。

预防振动疲劳最有效的方法是从结构设计入手。‌

增大折流板间隔‌可以减少流体对管束的冲击频率,从而降低振动幅度。‌增大折流板上的孔径与管子外径间隙‌能够为管子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,减少与折流板的直接接触和摩擦。在流体入口处‌设置缓冲措施防止脉冲‌,如安装导流板或消能装置,可以有效降低流体激振的强度。此外,‌优化传热管件支承跨度‌设计,避免过大的无支撑管段长度,也是防止管间相互碰撞的关键。

材料选择方面,采用双相不锈钢‌如S22053材料,其化学成分中铬含量21.0-23.0%、镍含量4.5-6.5%、钼含量2.5-3.5%,并添加0.08-0.20%的氮元素,这种组合使其具有优异的抗振动疲劳性能,室温下抗拉强度≥620MPa,屈服强度≥450MPa,断后伸长率≥25%。工艺上,‌减小管壁厚度和折流板厚度‌可以降低结构刚度,使系统固有频率远离激振频率,从而避免共振发生。同时,严格控制管子的直线度(每米不超过1.5mm)和圆度(不超过外径允许偏差的80-90%),确保安装质量。

实际运行中,控制壳侧介质流速‌在安全范围内是预防振动疲劳的基本措施。对于操作压力高于0.8MPa的场合,应特别注意振动问题,因为高压会加剧振动效应。定期检查管子与折流板的接触部位,发现明显磨口或磨损迹象应及时处理。采用‌高频振动疲劳试验法‌(约1000Hz)对换热管进行性能测试,确保其在高频振动环境下的可靠性。同时,按照‌ISO10846标准‌进行频率响应测试(1-200Hz)和阻尼比测定(ζ≥0.01),识别共振点并控制振幅≤0.1mm。

遵循相关行业标准是预防振动疲劳的重要保障。制造和检验应参照‌GB/T 24593‌《锅炉和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》和‌ASTM A789/A789M‌标准,确保材料质量。检测方面,除常规的拉伸试验和液压试验外,还应特别关注‌振动疲劳检测‌,包括共振点识别和阻尼比测定。对于特殊应用场合,可采用‌高频振动试验‌,利用约1000Hz的交变惯性力模拟实际工况,评估材料的疲劳性能。这些检测手段能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,避免振动疲劳导致的设备失效。

联系我们
地址: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塔石街道金岗大道9号 手机:13676400196(张)15858010636(吴) 传真:0578-7336668 网址:
扫一扫关注我们